​宋义:历史上惊鸿一瞥的人才

2025-04-17 06:06 来源:风向网 点击:

宋义:历史上惊鸿一瞥的人才

在楚汉之争中,曾在历史舞台上出现过一个人,只是短短几句话,却可以表现出他极大的才能。

这个人便是——宋义。

神机妙算

宋义原为楚国令尹,秦末大起义,六国复辟,宋义投靠项梁。



项梁率兵去攻打亢父(刚甫),又和齐将田荣、司马龙且的军队一起去援救东阿,在东阿大败秦军。随后,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

所谓骄兵必败。

宋义看到楚军如此骄傲轻敌,一定会失败,便规劝项梁:

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然而项羽的伯父不愧是项羽的伯父,骄傲自大,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任由项羽和士兵们骄傲下去。

宋义见状,心中无奈,项梁并不能听他的意见,还派他出使齐国。



在去齐国的路上,宋义碰到了齐国的使者,便聊了起来。

宋义问齐国使者高陵君显:“你是要去见武信君吧?”

使者回答说:“是的。”

宋义摇摇头,既然都是出使他国的人,能救一命是一命吧,便对他说:“依我看,武信君的军队必定要失败。您要是慢点儿走就可以免于身死,如果走快了就会赶上灾难。”

果真,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才识初显

之前宋义在路上遇见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非常感谢宋义的“劝告”,也因此发现了宋义的才能,恰好此时他在楚军中。

于是他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没过几天,就果然战败了。在军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

听到这,楚怀王便召见宋义,与他相谈甚欢,并且跟他商计军中大事,点点头,表示非常欣赏他,便任命他为上将军。

·

战败的项羽灰溜溜地回到楚营,被楚怀王任命为鲁公,为次将军,正好在宋义手下。楚怀王派他们去援救赵国,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

宋义一时风光无限,也因此被推送上了风口浪尖。

秦军将赵王他们包围在巨鹿城,项羽认为可以和赵王他们来个里应外合,但是宋义不这样认为。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宋义认为为何不让赵秦两军先打,如果秦军败了,那么我们再继续前进,由此可以一网打尽,若是秦军胜了,我们也可以趁他们劳累的时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宋义深知项羽不服,便劝他说:“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

宋义才智双全,短短几句话便初显锋芒。

与刘邦相比

如果宋义和刘邦相比呢?如果没被项羽所杀,他会不会改变历史的潮流呢?

因为项羽的不信任,又觉得宋义以权谋私,再加上项羽武将出生,吃穿用度都与将士们一起,为人义气,声望自然要比宋义要高的多。



宋义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看着是对大为招摇,但事实上却是给齐王扎了一根刺。可因此,引得了项羽和一帮将士的不满。

相较于宋义的才智与谋略,刘邦与他相比,谋略上不如宋义,但刘邦胜在善于揣摩人心,善于用人。

恰恰是因为宋义太过相信自己,他看到了项梁的结局,却被一时的成功蒙蔽了双眼。在还没有在将士中建立威望之前,就擅自行动,以致于引起项羽不满,项羽便在将士们的号召下,取了宋义的项上人头。

若是宋义懂得先平复下项羽的心情,再获取项羽的信任,让项羽成为他得力的大将,可能历史的局面又是另一番风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