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埠名称的由来

2025-07-17 10:56 来源:风向网 点击:

庵埠名称的由来

庵埠名称的由来

——顾名思义是先有庵寺而后开埠

庵埠镇,隶属于潮州市潮安区,位于粤东潮汕平原,地处汕头、揭阳、潮州三市交界地,水陆交通方便,是潮安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庵埠镇竹排街的灵和寺(即"观音堂"),创自南宋,庆元二年(1196),清乾隆后多次修葺,1988年至1994年由释智诚(1908-1994)法师主持重修一新。1985年6月被潮安县宗教局批准登记。以其住持释智诚法师闭关刺舌血抄《华严经》之处而遐迩闻名。

宋时建,明增拓其地。厅事供万寿龙牌,官员往来多以寺为行辕。"寺创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了凡和尚首拓其地而建。随着灵和寺的创建、扩大,人们纷纷来附近居住,士农工商,年久终于形成繁荣的潮安庵埠,顾名思义是先有庵寺而后开埠。

寺庙坐东向西,占地18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991平方米,有山门,然后三进:天王殿(供弥勒、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供释伽佛和文殊、普贤二菩萨及十八罗汉)、藏经楼。两厢为二层楼。南厢观音阁(内墙嵌《灵和寺碑记》和《芳名录》两碑)、客堂、僧舍、丈室、智庆法师纪念堂,北厢地藏阁(内墙嵌1997年释法云敬泐、薛相敬敬书《地藏王菩萨功德利益》和《集印光老法师敬菩萨颂》两碑)、祖堂、僧舍、斋堂。大雄宝殿高逾10米,精工石雕栏杆配衬,歇山重檐。

上有4幅贴金的木雕像,即释迦佛诞生、出家、成道、涅槃。殿内有六仙女飞天托梁,摹仿闻名世界的敦煌千佛洞壁画艺术。殿檐下有木雕四狮子,顶上有木雕十巨龙首,负荷上檐与下檐,级美。

藏经楼照传统花纹式样楼阁,巧夺天功的木结构秀丽引人。全寺雕梁画栋,拱花叠斗,朱楹绿角,瓷脊红瓦,倒悬莲花不下四十个。屋脊嵌瓷,双龙夺宝,麻雀戏梅,白鹰观菊,丹凤朝阳,富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