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六祖慧能:目不识丁的砍柴人,为何成为佛教著名的高僧

2025-08-06 10:22 来源:风向网 点击:

禅宗六祖慧能:目不识丁的砍柴人,为何成为佛教著名的高僧

他自幼出生在官宦之家,本以为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奈何在其3岁时,父亲离去,年幼的他和母亲就此相依为命,后靠砍柴来维系生活,后在一次机缘下,接触佛经,内心甚是欢喜,遂拜别母亲,踏上参禅悟道之路,后明心见性,得五祖弘忍衣法传承,自此开始弘法利生,奠定了禅宗的主流地位,为后世所敬仰,他就是著名的禅宗高僧——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于638年出生在广东新兴县,他的出生看起来平淡无奇,正是在这平淡之中才突出他的不平凡,他自幼家里突变,没有向同龄人那样,上学读书或者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是早早的为母亲主动分忧,在生活困苦的时候,把砍来的柴卖掉来贴补家用,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后在一次机缘下,走上了皈依之路,并得五祖的法脉,让禅宗得到发扬光大,成就其六祖传奇的一生。

“慧能”名字的由来

据传说,慧能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有两位僧人前来,特地为他取名惠能,意为“惠者以法惠施与一切众生,能者将来长大能作佛事”。说罢两人便离去。

慧能的父亲本来是一位做官之人,后被贬,在慧能3岁的时候不幸离去,就这样慧能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道中落,没有钱来读书,最后在其长大时,便靠砍柴来维持生计。在一次机缘下,闻听佛法,开启自己的修行之路。

拜五祖弘忍为师

在慧能24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卖柴的路上,听到有人在诵念《金刚经》,听后心中欢喜,有所顿悟,随后得知,是在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闻听,便决定前去闻听佛法。

后来终于来到东禅寺,参礼五祖弘忍,以“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得到弘忍大师的认可,认为其后必成佛门龙象,便刻意把慧能安排在米房,从事着舂米工作,因为其因身材瘦小,当他舂米时,由于重量不够,便在腰间挂了一块石头,大家便称他为卢行者。

就这样慧能一边干着杂役,一边跟随大家闻听正法,用功修行、静虑修禅、内绝妄念,时间一久,便对禅宗思想有了很大的顿悟。

明心见性,得五祖密授传法

有一天,弘忍便要求弟子各作一偈,以便决定衣法的传承,当时大家都认为神秀是弘忍弟子的上首,学问渊博、佛法高深,都自叹不如,纷纷放弃。

而神秀呢?认为如果写下,就会被别人认为自己想要继承法脉,如果不写呢?就会被别人认为自己没有见地,左右为难的神秀,写好的偈迟迟未能交到五祖手上,一直在犹豫之中,最后写在了墙壁上。

而此偈恰好被慧能得知,慧能认为神秀的偈未能见本性,便请人替自己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五祖弘忍看到,认为慧能的偈直达人心,明心见性,便有意把衣钵传授与他,但是又怕他受到迫害,便把慧能所作的偈从墙上擦掉。

后来弘忍来到米房,对着米袋敲了三下,而慧能知其意,在半夜三更前来求法,五祖弘忍为慧能开示说法、心心相印,当说到《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豁然开悟,五祖把正法眼藏和袈裟传授于他,以此来说明慧能继承了其衣钵,并嘱咐他尽快离开,以免发生不测,就这样慧能离去。

5年的隐居,只为以后禅法的流传

当慧能离开后,东山门下的一名叫做慧明的和尚心有不甘,便前去追赶,到大庾岭终于追到惠能。慧能把袈裟给他,他说只为求法,后慧能为他讲法,慧明终于得见本来面目,终得开悟,就这样他们一起回到了岭南。

为了避免不利的事情发生,他们隐遁了5年,《坛经》里记载他们隐居了5年,为符合弘忍去世(675)后惠能才出山,形成了十六年隐遁说。

弘法利生,奠定禅宗主流地位

慧能隐遁5年后,在667年来到了广州法性寺,当时的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槃经》,“因论风幡语,而与宗法师说无上道”。又拿出自己的信物,这时他们才得知东山大法流传到这里,受到他们的尊敬,而印宗法师更是亲自为慧能落发,后来智光律师为其受戒。

第二年,惠能来到曹溪南华禅寺,开始讲经说法,而自己的师兄神秀则在北方弘法,二者形成了“南能北秀”之说和南顿北渐之法门,而慧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由于其通俗易懂,同简单的话语来诠释佛家的智慧,人们更容易修持,随着时间的更迭,最终选择了南禅宗,奠定了南禅宗的地位,同时也统一了禅宗思想。

在713年,六祖慧能功德圆满,成就肉身菩萨,为我们留下了他传奇的人生,六祖慧能一生弘扬禅宗,把禅宗变成了我国佛教的本土化,同时还留下了宝贵的《坛经》,对我国佛教的发展和禅宗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禅宗真正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