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

2024-04-16 14:08 来源:风向网 点击:

对联的来历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它是以律诗的对偶句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保留了律诗的一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和律诗有一定的共性,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新年悬挂春联普遍流行,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出当时的繁荣景象。春联与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也称春联为“桃符”。

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此后,文人学士纷纷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进入清朝,对联曾一度盛行,出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如今,对联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在新春佳节时悬挂春联,以示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这也是对联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