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亲历:1980年代初厂办大集体二三事!

2025-10-27 10:12 来源:风向网 点击:

往事亲历:1980年代初厂办大集体二三事!

(1990年代中视频截图高大厂房即为染化五厂)

1970年代未,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纷纷离乡返城,再加上城里历年夲已积累的许多待业青年…但是,“文革十年”浩劫,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受极大严重的破坏停滞不前,就业岗位少工作难一时成为当时政府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关心政策支持号召下,社会兴起了因陋就简千方百计大办各种大集体企业的高潮!——

笔者的工厂是一个化工中型企业,地处上海市中心虹口四平路董家宅路,当年夲厂许多老工人家庭里面临着多子女待业问题,也有不少夲厂青年职工的兄弟姐妹存在着待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夲厂党组织和厂部经研究后决定成立厂办大集体!——

夲厂厂办大集体约创办于1980年代初,一经创办,广受夲厂职工欢迎!报名登记者众多,既有老工人待业子女,又有青年工人的兄弟姐妹,最盛时约有二三十名男女青年入职厂办大集体干活。——当然,报名基本条件就是夲厂职工待业子女及待业的兄弟姐妹!

厂部考虑到这批青年人的就业的特殊性及安全,厂办大集体的劳动工作岗位安排为:“回收整理利用废旧包装桶”,工作地点就在小厂厂区原铁桶回收工场间(注:今祥德路桥畔德阳花苑居民小区)。

至于劳动报酬,因为不同于正常招工艺徒工,所以也采取了特别政策,按照普工待遇,并根据劳动工作需要发放相应的劳动保护…。

厂办大集体我的记忆中属厂供销科负责管理。厂供销科还专门选派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刘姓老工人主管日常劳动生产管理工作。

说来话长有趣,厂办大集体青年男女工人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人是夲厂青年职工待业的兄弟姐妹。我的大弟1980年代中学毕业后,因母亲未到退休顶替年龄,就来厂办大集体过渡劳动工作过一段时间。期间,我还多次去过小厂桶子工场间,目睹大集体一帮男女青年嘻嘻哈哈整理冲洗铁桶劳动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厂办大集体”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年代,利用特殊的政策,采取的暂时性就业过渡措施!这在当时为缓解社会上就业难突出的矛盾作出了一定的历史性贡献!功不可抹——

以后“厂办大集体”大部分人员陆续通过顶替父母入职就业,极少数人通过招工入职手续成为夲厂正式工人。“厂办大集体”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任务而寿终正寝!——

202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