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的新过法

2025-04-15 05:51 来源:风向网 点击:

平安夜的新过法

今年的平安夜和以往许多年的平安夜都不一样。最显著的区别是一个祝福的短信都没有收到,和以前平安夜通常会收到大量祝福短信或者微信,个别的还会打个电话之类的。

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平安,至少是没有圣诞类信息轰炸的平安。年纪大了,总是想摆脱一些事情,总是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大量的祝福短信或者和平安夜有关的微信过来,都要回复,今年不用回复了,想来也是一种福分,也是一种平安吧。

今年圣诞节中国人对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全面降温,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几年中美以及美国后面的基督教文明,以美国为首的安格鲁萨克森文明,与中国即中国背后的中华文明,经历并且全面进入了全方位的对抗之中。这两种社会制度、文明之间的友善的成份在降低,敌对的成份在增加。

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没有主动去挑起冲突和争端,而是在回应美国等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挑衅上,表现出了最大程度的隐忍,但并不能挽回中国和中华文明与美国等国家及其背后的基督教文明企图剿灭中国,把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文明程度全面降下来,甚至彻底摧毁的意图。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中国人过去不具备的一些文化和制度方面的不自信,也随着中美对抗的不断升级,尤其是随着中美两国在疫情期表现的截然不同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对自己的制度文明对自己的制度在解决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时候所展示的能力,彻底改变了普通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制度的不自信。中国人在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制度高度自信的情况下,不再把西方人的制度作为自己的模板,不再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过节的方式作为应当学习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

当然中美两国之间,中华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之间出现的这种对抗,在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在没有任何迹象缓和的情况下,在几乎进入到“你死我活”的状态下,尤其是美国方面表现出非要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国人不去过圣诞节或者不留下任何过圣诞节的证据,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也不想因为过洋节而给自己增加不安全的因素。

在数字时代,任何这类活动包括在网上的活动,在现实空间的活动,都可能会成为一种政治上的不正确,都有可能会导致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不利的后果,也都可能让自己“不平安”。很多人主动选择避开圣诞节,不谈圣诞节更不去过圣诞节,不以炫耀的方式,不在朋友圈过圣诞节的方式,也有政治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方面的考虑。

对于很多坐在位置上的人来讲,就更是如此。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盲目的爱国主义的盛行,也让很多人受怕。

在大多数中国人以纪念西方的神的方式过西方人意义上的平安夜的情况下、圣诞节的情况下,以另外一种方式过西方人的节日,或者说在西方人过他们节日的时间节点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庆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倡导和越来越多人的呼应。

比如平安夜我们要吃饺子,而且要认认真真的大张旗鼓的用吃饺子的方式来过节,比如平安夜要给孩子们讲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故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知道我们的平安并不是来自神的保佑,而是来自我们革命先烈为我们的付出。

过节的时候还是要以放松的心态,还是要给自己找点乐,也要给自己的行为找到正当性和意义。这种思路过节也挺好的。